出自音頻編程的搖滾機器人Canny

2015.12.11

當我們在思考編程一個機器人時,會著重於如何編寫機器人程式碼的部分,而不會花太多心力關注從電腦傳送程式碼到機器人的任務。為了做到這一點,我們依賴WiFi、藍牙、USB,或是乙太網路線,使用他們制定的軟體介面。在目前而言,這樣非常好。但五年之後呢?還是十年後?50年後?我們的機器人所使用的任何東西能持續存在的機率能有多大?換言之,我們與一個採用50年之久之技術(甚至是十年技術) 的精密機器人互動的機率有是多大呢?

 

前一陣子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機器人,目前從事其他酷點子的Adam Kumpf,他非常憂心這樣的過時與淘汰,所以他為解決此問題而做了一項嘗試——打造Canny。Canny是一台概念機器人,它不依賴會被淘汰的通訊介面,因為你可以使用的無非就是一個音樂播放器和一副耳機,而將指令傳送給它。

 

為了編程Canny,你要做的就是把耳機放在上面就可以了。Canny的右耳上有一光感測器,當帶上耳機即會觸動,並在其左耳的麥克風啟動接受高頻訊號(9876 HZ-12345 HZ) 的調製編碼,然後通過內部的一個簡易硬體電路進行音頻解碼,目前的傳輸率在300-600 bps左右。基本上,它就像一部超級慢、老式的電話數據機,但重點是在未來的任何時候,只要人類還在使用耳朵,即有可能將數據傳送給Canny。

 

Canny可能在今天,甚至50年後都沒有存在的必要,但這樣很好。這是一個概念的驗證,旨在鼓勵我們去思考保有目前技術去迎向未來。我們都將持續建構新的機器人並使用最新、最好的介面,且沒有人會要我們停下腳步。但幾十年後,當今日與你一同工作的機器人最終在史密森尼博物館 (由於外星人在2026年入侵,Smithsonian將搬遷到火星),如果你仍能和它交談並取得它的產出,這不是一件很酷的事嗎?